赠上蓝晋禅师

泐潭月公晦,其禅妙诸方。 传之晋伯明,独步入豫章。 一登上蓝座,日月迥辉光。 问法瞻丈室,方广不可量。 人人得甘露,灌顶心清凉。 又通世俗书,落笔皆文章。 众鸟难悉名,卓然唯凤凰。 羽仪下云霄,五色在山冈。 先帝昔临御,京城开宝坊。 明诏求法才,众老争低昂。 惟师不妄念,安之如太行。 乃知北远师,驾幸不下床。 所传信匪讹,千载两相望。 篁竹架清风,乔松裛寒霜。 回心剃须髪,永愿陪翺翔。

译文:

泐潭的月公为人低调,但他的禅法精妙,闻名于各方。 他将禅法传给了晋伯明,晋伯明独自来到豫章。 他一登上上蓝寺的法座,就如同日月发出了独特的光辉。 人们到丈室向他请教佛法,只觉得他的佛法宽广得难以估量。 每个人都如同得到了甘露,被灌顶后内心一片清凉。 他还精通世俗的书籍,提笔就能写出绝妙的文章。 众多鸟儿难以一一说出名字,而他就像那卓然出众的凤凰。 凤凰带着美丽的羽毛从云霄飞下,五彩的身影出现在山冈。 当年先帝在位时,在京城开设了宝坊。 皇帝下诏书寻求有佛法才能的人,众多高僧都争着表现自己。 只有晋禅师没有妄念,安守本心就像那雄伟的太行山。 由此可知当年的北远大师,皇帝驾临他都不下床迎接。 他们所秉持的精神确实真实不虚,跨越千载彼此遥相呼应。 翠竹在清风中摇曳,高大的松树沾染着寒霜。 我决心回心转意剃掉须发,永远追随禅师一同翱翔在佛法的天地。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