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唐植夫所藏古墨

黑龙蟠黑云,久蛰黄金阙。 缘何落人间,数饼若古月。 虾蟆不敢蚀,利刀岂能截。 温润比方玉,芬香麝脐裂。 乃知廷珪名,桓桓久不灭。 植夫名世俊,所蓄号奇绝。 护以紫锦囊,箧之复扃𫔎。 渺思五季乱,江南颇偷逸。 三主皆能书,拨镫耸痩骨。 一朝归大明,流散余故物。 金华座右铭,清凉自题佛。 二宝藏予家,时时一披拂。 及观植夫墨,清风愈飘忽。 异国想尘劳,精灵岂沉没。 聊为识古篇,分手各萧瑟。

译文:

这墨啊,就像黑色的巨龙盘绕在黑沉沉的云雾之中,长久蛰伏在那黄金铸就的宫阙。不知为何它竟流落人间,那几饼墨就好似古老的明月。 这墨,连虾蟆都不敢去侵蚀,锋利的刀刃也难以将它截断。它质地温润如同美玉,散发的芬香仿佛是麝脐裂开时的浓郁香气。由此可知李廷珪所制之墨的声名,是那么的显赫,历经岁月也不会磨灭。 唐植夫是世间有名的才俊,他所收藏的这墨堪称奇绝。他用紫色的锦囊将墨精心保护起来,又把它放进箱子里,还加上锁来守护。 遥想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江南地区还算比较安逸。南唐的三位君主都擅长书法,他们运笔时那身姿如同拨镫,笔力劲健,字里透着痩骨之美。 然而一朝之间南唐归顺大宋,那些旧有的宝物也随之流散。我家中藏有两件宝贝,一件是金华的座右铭,一件是清凉寺自题的佛字,我时常会拿出来翻看摩挲。 等到我看到唐植夫所藏的古墨,那股清新的气息愈发地飘逸灵动。我不禁想象着异国他乡曾经的纷繁尘劳,可这墨的精灵之气又怎会就此沉没呢? 我姑且写下这篇识古的诗篇,与友人分别时,心中满是萧瑟之感。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