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孝子寻亲不辞远,草𫏋负米离番川。 西从荆州望夔国,扪萝蹑石穿林巅。 峡山愈深人迹绝,但闻悲风泠涧声潺湲。 汲溪钻火行复餐,夜宿茅屋衣裳单。 回看江南路九千,一见归客吞悲酸。 寄声吾母形骸安,慎勿为语皮皴干。 涪州城西遇征蛮,城门防盗白昼关。 抚膺仰天涕汍澜,见亲之难难于蜀道难。 成都渐近心稍寛,踊跃可得瞻耆颜。 父昔离家子方孕,子得见父今壮年。 胡弗归兮死敢请,慰我慈母心悬悬。 三往三返又十载,孝子执辔方言还。 番人闻归竞嗟喜,夫妇白首重团圆。 诛茅立屋奉甘旨,陈侯篆榜名怡轩。 春禽提壶助春饮,彩衣自舞春风前。 腰金馔玉非我欲,但愿眉寿双松坚。 朝熙熙,暮熙熙,谁将朱丝绳,奏我怡轩诗。
怡轩吟赠番阳张孝子
译文:
古人说蜀道艰难,蜀道之难简直比登上青天还要难。
这位孝子为了寻找亲人,丝毫不惧怕路途遥远,穿着草鞋,背着米离开了番阳。
他从西边的荆州朝着夔国方向进发,手抓着藤蔓,脚踩着石头,穿越山林的顶端。
峡谷越深入,人的踪迹就越稀少,只能听到悲凉的风声和山涧中潺潺的流水声。
他汲取溪水,钻木取火,边走边吃,夜晚就睡在简陋的茅屋中,身上的衣裳单薄。
回头遥望江南,路程有九千之远,每见到返乡的人,就强忍着内心的悲伤酸楚。
他托人带话给母亲,说希望母亲身体安康,千万不要因为言语而皮肤干裂(意指不要过度操心)。
走到涪州城西时遇到了征讨蛮族的事情,城门为了防盗,大白天都关着。
他捶胸顿足,仰天痛哭,泪水纵横,此时才发现见到亲人的困难比蜀道之难还要难。
渐渐接近成都时,他的心才稍微放宽一些,满心期待能够见到父母那苍老的容颜。
父亲当年离家的时候,他还在母亲的腹中,如今他已经到了壮年才得以见到父亲。
他说:“为什么不回去呢,如果能回去,就算死也甘愿,这样才能安慰我那一直牵挂着的心的慈母。”
他往返三次,又过了十年,终于牵着马辔头说要回家了。
番阳的人听说他要归来,都纷纷感叹欣喜,他的父母夫妇二人在白发苍苍时得以再次团圆。
他砍去茅草,建起房屋,为父母奉上美味的食物。陈侯还题写了匾额,命名为“怡轩”。
春天里,鸟儿像提着酒壶一样啼叫,仿佛在助兴春日的饮酒,他穿着彩衣在春风中自在起舞。
腰间挂着金印,享用着美食,这些都不是他所追求的,他只希望父母能够长寿,像松树一样坚韧。
从早到晚,都和乐融融,谁能用朱丝弦琴,弹奏我这首关于“怡轩”的诗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