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亡诗

荣翁苦于学,腹实五车书。 尤明礼乐事,画就百幅图。 献之神宗朝,不报还旧庐。 白头著青衫,老愤犹欲舒。 佐邑曾未赴,瞑目忽已殂。 何子稍家富,恬不为利拘。 执笔工词章,科第学有余。 终遭有司黜,才命诚难俱。 今闻亦长往,令我勤悲吁。 二家各有子,素业传门闾。 登科既同籍,奔丧又同途。 李君出世胄,轩轩珮琼琚。 计偕冠多士,场屋喧名誉。 晚乃乐高隐,卖药荒村墟。 愈贫愈自信,纯洁不可污。 天胡夺其龄,否极泰则无。 斯人皆旧游,想望空踟蹰。 顾我虽未死,目眊霜盈须。 近酒已先恶,趋时迹尤疏。 飞章乞残骸,轻舟下重湖。 将投永安泊,访旧相欢娱。 那知死生隔,三秀同时枯。 欲为招魂篇,悲风涕沾濡。

译文:

荣翁痴迷于学问,腹中装着五车的书籍,学识极其渊博。他尤其精通礼乐之事,还绘制了上百幅相关的图。他把自己的所学成果献给神宗皇帝,却没有得到回应,只好回到故乡。他头发都白了还穿着低级官员的青衫,到老了心中的愤懑仍想抒发出来。本来他被任命去辅佐治理地方,却还没赴任,就忽然闭眼离世了。 何子家里稍微富裕些,但他恬淡自守,不被利益所束缚。他拿起笔来擅长创作词章,参加科举考试本是才学有余。可最终还是被有关部门黜落,才华和命运实在难以两全。如今听说他也离世了,让我忍不住悲叹。 这两家各有儿子,传承着家族的旧业。他们一同考中科举,又一同奔丧。 李君出身名门世家,气宇轩昂,身上佩戴着美玉。他被举荐进京参加会试,在众多士子中脱颖而出,在考场声名远扬。到了晚年他却乐于隐居,在荒村卖药为生。越是贫困他越是坚守自我,品性纯洁,不可玷污。上天为何要夺走他的寿命,让他否极却不见泰来。 这些人都是我旧日的朋友,我只能空自徘徊,怀念他们。看看我自己,虽然还没死,但眼睛昏花,胡须满是白霜。近来连酒都开始厌恶了,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我上奏章请求告老还乡,驾着轻舟顺流而下,穿过重重湖泊。本想着到永安泊去,和老友相聚,共享欢乐。哪知道生死相隔,三位好友就像美好的香草同时枯萎了。我想为他们写一篇招魂的文章,悲风拂来,泪水沾湿了衣裳。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