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苏自之惠酒

高士例须怜曲糵,此语常闻退之说。 我今有说殆不然,曲糵未必高士怜。 醉者坠车庄生言,全酒未若全于天。 达人本是不亏缺,何暇更求全处全。 景山沉迷阮籍傲,毕卓盗窃刘伶颠。 贪狂嗜怪无足取,世俗喜异矜其贤。 杜陵诗客尤可笑,罗列八子参群仙。 流涎露顶置不说,为问底处能逃禅。 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常孤圆。 有时客至亦为酌,琴虽未去聊忘弦。 吾宗先生有深意,百里双罂远将寄。 且言不饮固亦高,举世皆同吾独异。 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 决须饮此勿复辞,何用区区较醒醉。

译文:

通常来说,高雅之士似乎都应该喜爱酒曲酿成的美酒,这话我常常听韩愈先生说起。但我如今却有不同的看法,高雅之士未必就一定喜爱美酒。 庄子曾说醉酒的人从车上坠落往往不会受重伤,保全于酒其实不如保全于自然之性。豁达的人本来内心就没有缺失,哪有闲工夫去追求那所谓周全之处的周全呢。 嵇景山沉迷于酒,阮籍以狂放傲世,毕卓偷酒喝,刘伶癫狂。他们这些贪酒狂放、嗜好怪异之事的行为实在没什么可取之处,可世俗之人却喜欢这些奇异的事,还夸赞他们贤明。 杜甫这位诗客更是可笑,他罗列了八位爱酒之人,把他们当作群仙一般。且不说他们流着口水、露着头顶这些失态之举,就问问他们哪里能真正逃脱尘世的烦恼而达到禅境呢。 我如今不喝酒,并非是不想喝,我的内心如明月般皎洁,常常保持着孤独而圆满的状态。有时候有客人到来,我也会陪他们喝上几杯,就像弹琴虽不执着于琴弦,但也能忘却俗世的纷扰。 我的同族先生有着深刻的心意,从百里之外寄来了两瓶美酒。他还说不喝酒固然也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举世之人都有相同的饮酒或不饮酒的习惯,只有我与众不同。其实不如把同与异都忘掉,得鹿失羊都当作一场嬉戏。 你一定要把这酒喝了,不要再推辞了,何必为清醒与沉醉这样的小事斤斤计较呢。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