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初别子由二首 其二

近别不改容,远别涕沾胸。 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 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 始我来宛丘,牵衣舞儿童。 便知有此恨,留我过秋风。 秋风亦已过,别恨终无穷。 问我何年归,我言岁在东。 离合既循环,忧喜迭相攻。 语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 多忧发早白,不见六一翁。

译文:

与亲近之人短暂分别时,脸上还能强装镇定不改神色;可若是长久分离,泪水便会浸湿胸膛。 即便两人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这实际上和远隔千里没什么两样。 人生要是没有离别,又有谁能体会到彼此间恩爱的深重呢。 当初我来到宛丘的时候,孩子们拉着我的衣服欢快起舞。 那时我就知道会有如今这般离别的遗憾,他们挽留我,想让我在此度过秋风飒飒的时节。 秋风已然过去,可离别的愁恨却始终没有尽头。 孩子们问我哪一年回来,我回答说等到岁星运行到东方的时候。 人生的聚散本就像循环交替的规律,忧愁和喜悦也总是相互交织、轮番侵袭。 说到这些,我不禁长叹一声,感觉自己的一生就像那随风飘荡的飞蓬一样漂泊不定。 因为满心忧愁,头发早早变白,可惜再也见不到六一居士欧阳修先生了。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