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

兽在薮,鱼在湖,一入池槛归期无。 误随弓旌落尘土,坐使鞭箠环呻呼。 追胥连保罪及孥,百日愁叹一日娱。 白云旧有终老约,朱绶岂合山人纡。 人生何者非蘧庐,故山鹤怨秋猿孤。 何时自驾鹿车去,扫除白发烦菖蒲。 麻鞋短后随猎夫,射弋狐兔供朝晡。 陶潜自作五柳传,潘阆画入三峰图。 吾年凛凛今几余,知非不去惭卫蘧。 岁荒无术归亡逋,鹄则易画虎难摹。

译文:

野兽原本生活在草泽里,鱼儿原本畅游在湖水中,一旦被关进了笼子、池塘,那回归自由的日子就遥遥无期了。 我就像那被误招的野兽和鱼儿,因为应朝廷征召出仕而陷入尘世,从此要承受着官场上的鞭策管制,身边都是痛苦的呻吟和呼喊。 差役们四处追捕犯人,实行连保制度,甚至会牵连到犯人的家属,让大家整日忧心忡忡,一百天里难得有一天能开心娱乐。 我曾经和白云相约,要在山林中终老一生,可如今却佩戴着红色的印绶,这哪是我这山野之人该有的状态啊。 人生就像住在旅舍一样,一切都是短暂的,故乡的仙鹤在哀怨,秋猿也感到孤独,它们都在盼着我回去。 什么时候我能驾着鹿车,潇洒离去,用菖蒲来去除白发呢? 我会穿着麻鞋、短衣,跟着猎人一起去打猎,捕获狐兔来维持一日三餐。 就像陶潜给自己写《五柳先生传》表明志趣,潘阆被画进《三峰图》一样,我也渴望有属于自己的自在生活。 我如今年岁渐长,所剩时日不多了,就像卫蘧一样,知道自己的过错却还不能及时归隐,实在是感到惭愧。 年景荒歉,我也没有办法让逃亡的百姓回归家园,这就像画天鹅容易,画老虎却很难描摹一样,我有很多力不从心的地方。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