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水乐亭

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 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归来羯鼓打凉州。 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 流泉无弦石无窍,强名水乐人人笑。 惯见山僧已厌听,多情海月空留照。 洞庭不复来轩辕,至今鱼龙舞钧天。 闻道磬襄东入海,遗声恐在海山间。 锵然涧谷含宫征,节奏未成君独喜。 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译文:

你呀,既不像白公(白居易)那样引泾水向东注入渭水,结果引来的水里五斗就有一斗黄泥。 也不像哥舒(哥舒翰)那样在西海之畔纵横驰骋、战功赫赫,归来后还能用羯鼓演奏《凉州曲》。 你只是钟情于这空山石壁之下,喜爱这有声音却没什么实际用处的清澈溪流。 这流动的泉水没有琴弦,石头也没有孔窍,却硬要给它取名叫“水乐”,这引得人人发笑。 那些见惯了的山僧们早已听腻了这水声,多情的海上明月徒然地将清光洒下。 当年黄帝在洞庭湖演奏《钧天》之乐的盛景不再重现,可至今那乐曲仿佛还让鱼龙欢舞。 听说乐官磬襄东行入海,那失传的美妙声音说不定就留在了海山之间。 这涧谷中的流水声锵锵作响,似乎蕴含着宫商之音,虽然节奏还不那么完整,你却独自满心欢喜。 不必把这声音写进《南风》那样的琴曲里,就算能有这样的声音,也难有像你这样懂得欣赏的耳朵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