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苏轼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 5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苏轼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译文: 八月十七这天,月亮残缺,秋霜浓重,桂花那细小的花蕊都已略显干枯。这桂花原本就属于天上玉堂的仙人所有,是无比高雅的花卉。 天竺山上的桂子就像从鹫峰上飘落下来一样,让人想起前夜它们还在枝头绽放;又仿佛让人记起过去传说中蟾宫折桂、桂枝被折空的故事。 身着破僧衣的山僧十分怜惜桂花的正直孤高品格;身着白练裙的溪边女子则以桂花来比拼自己的清秀美丽。 我希望您能把这些桂花采摘下来,编成芳香的佩饰佩戴在身上,可不要让这独自散发芬芳的桂花在山涧边白白老去呀。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