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常山绝顶广丽亭

西望穆陵关,东望琅邪台。 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 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 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 红裙欲仙去,长笛有余哀。 清歌入云霄,妙舞纤腰回。 自从有此山,白石封苍苔。 何尝有此乐,将去复徘徊。 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 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

译文:

站在常山绝顶的广丽亭上,我向西眺望能看到穆陵关,往东看能瞧见琅邪台。往南边望去是九仙山,而向北望去,只有漫天飞扬的尘埃。 我真想和同伴们一起呼唤虞舜,甚至想要就此前往蓬莱仙岛。可叹啊,我们这几个人,如此纵情狂饮实在是有些荒唐了。 那身着红裙的歌女仿佛要飘飘成仙而去,长笛吹奏出的乐声里带着无尽的哀伤。清亮的歌声直入云霄,美妙的舞蹈中纤细的腰肢轻盈回转。 自从有了这座常山,白色的石头就被苍苔所覆盖。这山里何曾有过像今天这样的欢乐呢,可欢乐终有尽时,要离开这里了,我不免徘徊留恋。 人生就如同早晨的露水一般短暂,白发一天天地催促着我们老去。既然如此,那些烦恼忧愁就都抛到一边吧,说什么都没有意义,历经万劫之后,一切最终都将化为飞灰。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