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刘泾

吟诗莫作秋虫声,天公怪汝钩物情,使汝未老华发生。 芝兰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 细书千纸杂真行,新音百变口如鶑。 异义蜂起弟子争,舌翻涛澜卷齐城。 万卷堆胸兀相撑,以病为乐子未惊。 我有至味非煎烹,是中之乐吁难名。 绿槐如山暗广庭,飞蝱绕耳细而清。 败席展转卧见经,亦自不嫌翠织成。 意行信足无沟坑,不识五郎呼作卿。 吏民哀我老不明,相戒无复烦鞭刑。 时临泗水照星星,微风不起镜面平。 安得一舟如叶轻,卧闻邮签报水程。 莼羹羊酪不须评,一饱且救饥肠鸣。

译文:

以下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 作诗可别像秋虫鸣叫那样哀怨悲戚呀,老天爷会怪罪你总是勾引出那些愁情别绪,让你年纪轻轻就生出白发。 芝兰得到雨水的滋润,自然会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何必非要自己焚烧来散发出香气呢。 你能写下千页的书法作品,真书、行书交杂其中,笔意精妙;又能如黄莺般发出百变的新声,口才了得。 讲解学问时新颖的见解如蜂群涌起,引得弟子们激烈争论,你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言辞仿佛能卷起齐城。 你胸中堆积着万卷诗书,知识撑得你气宇轩昂,把苦学带来的疲惫当作乐趣,你也丝毫不惊惶。 我有独特的至味,并非是通过煎炒烹煮而来,这其中的乐趣啊,实在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绿槐长得像山一样,把宽敞的庭院都遮暗了,飞虫在耳边绕飞,声音细微而清晰。 我躺在破旧的席子上辗转反侧,看着经书,也并不嫌弃这简陋的卧具。 我随心漫步,信步而行,不会去在意沟沟坎坎,也不管什么身份地位,见到人就亲切称呼。 官吏和百姓都怜悯我年老昏聩,相互告诫不要再让我动用鞭刑去处理事务。 我时常来到泗水边上,照着水中自己花白的头发,水面风平浪静,就像镜子一样。 怎样才能有一艘像树叶般轻盈的小船啊,我能卧在船上听着邮签声,知晓船行的水程。 也别再去评判莼羹和羊酪哪个更好了,先填饱肚子,止住这饥饿的肠鸣声吧。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