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曩于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惜其后十余年复见之于鲜于子骏家则已装背完好子骏以见遗作诗谢之

贵人金多身复闲,争买书画不计钱。 已将铁石充逸少,更补朱繇为道玄。 烟薰屋漏装玉轴,鹿皮苍璧知谁贤。 吴生画佛本神授,梦中化作飞空仙。 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 昔我长安见此画,叹息至宝空潸然。 素丝断续不忍看,已作蝴蝶飞联翩。 君能收拾为补缀,体质散落嗟神全。 志公仿佛见刀尺,修罗天女犹雄妍。 如观老杜飞鸟句,脱字欲补知无缘。 问君乞得良有意,欲将俗眼为洗湔。 贵人一见定羞怍,锦囊千纸何足捐。 不须更用博麻缕,付与一炬随飞烟。

译文:

这首诗是苏轼为答谢鲜于子骏赠送吴道子所画佛像而作。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那些权贵之人钱财众多且又清闲无事,他们争着购买书画时根本不计较价钱。他们用一些粗劣品冒充王羲之的真迹,还把其他画家的作品补充进来当作吴道子的画作。那些书画被烟熏、遭屋漏之害后却装裱在精美的玉轴上,可谁又能分辨出其中哪些是真正的贤妙之作呢? 吴道子画佛的技艺本就是上天授予的,他仿佛在梦中化作了飞空的仙人。醒来后落笔作画全不刻意,那神妙的境界达到了秋毫之末般的细微极致。 昔日我在长安陈汉卿家见到这幅画,叹息这稀世珍宝破损不堪,忍不住潸然泪下。画中原本连接的素丝都已断断续续,让人不忍直视,那些破碎的部分就像翩翩飞舞的蝴蝶。 你能够把这幅画收集起来进行修补,虽然画的本体已经散落,但神韵却依旧完整。画中志公和尚的形象仿佛还能看出画家运笔的痕迹,修罗和天女的形象依然显得雄健妍丽。这就如同读杜甫那些精妙的诗句,就算有些脱字,想补也无从下手。 你把这幅画送给我实在是很有深意,是想让我这世俗的眼光得到洗涤。那些权贵之人见到这幅真迹,定会感到羞愧。他们锦囊中装着的上千张书画又哪里值得珍惜呢?也不用再用这幅画去换取麻缕之类的东西了,把那些凡俗的赝品付之一炬,让它们随飞烟消散吧。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