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

异时长笑王会稽,野鹜膻腥污刀几。 暮年却得庾安西,自厌家鸡题六纸。 二子风流冠当代,顾与儿童争愠喜。 秦王十八已龙飞,嗜好晚将蛇蚓比。 我生百事不挂眼,时人谬说云工此。 世间有癖念谁无,倾身障簏尤堪鄙。 人生当著几緉屐,定心肯为微物起。 此墨足支三十年,但恐风霜侵发齿。 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罍先耻。 逝将振衣归故国,数亩荒园自锄理。 作书寄君君莫笑,但觅来禽与青李。 一螺点漆便有余,万灶烧松何处使。 君不见永宁第中捣龙麝,列屋闲居清且美。 倒晕连眉秀岭浮,双鸦画鬓香云委。 时闻五斛赐蛾绿,不惜千金求獭髓。 闻君此诗当大笑,寒窗冷砚冰生水。

译文:

以往我常常嘲笑王会稽(王羲之),他觉得别人写的字就像野鸭子般带着膻腥味,弄脏了刀案。到了晚年他却欣赏庾安西(庾翼)的书法,甚至嫌弃自己以前的字,说自己的字就像自家的鸡,而专门去写了六张信纸学习。这两人的风流潇洒在当时是顶尖的,可还像小孩子一样计较他人对自己书法的喜好态度。 秦王嬴政十八岁就登基称帝,他早期的爱好到了晚年却被后人比作蛇蚓般的书法。我这一生对很多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可世人却错误地说我擅长书法。世间人有各种癖好,谁能没有呢?但像那些为了保护书画藏品,不惜全身心投入,用屏障和箱子小心存放的人,实在是太可鄙了。 人生在世,能穿几双鞋子呢,内心应当安定,怎么能因为这些微小的事物而情绪波动。我这墨足够用三十年了,只是担心时光如风霜,会侵蚀我的头发和牙齿。不是人在磨墨,而是墨在消磨人啊,就怕墨水瓶还没用完,人就已经先老去,徒留羞愧。 我打算抖抖衣服回到故乡,去打理那几亩荒园。我写信给你,你可别笑话我,我只想要来禽(即林檎,传说王羲之喜欢写《来禽帖》)和青李(传说王献之喜欢写《青李帖》)这样的书法墨宝。一点点像漆一样的好墨就足够用了,那万灶烧松制成的大量墨又有什么用呢? 你没看到永宁公主府中,把龙脑香和麝香捣成香料,众多女子悠闲地居住在排列整齐的房屋里,环境清幽美好。那些女子眉如秀岭,双鬓乌黑如鸦羽,发香如云般低垂。时常能听闻赏赐五斛的蛾绿颜料,不惜花费千金去求取獭髓。我想你听到我这首诗肯定会大笑,想象着我在寒窗冷砚旁,砚台里的水都结成了冰。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