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夜起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译文:

微微的风轻轻地吹着,那声音萧萧作响,吹过了水中的菰草和蒲草。我打开船舱的门去看雨,却惊喜地发现皎洁的月光洒满了整个湖面。 船夫和水鸟此刻都进入了梦乡,在这静谧的夜里,它们仿佛处在同一个梦境之中。突然,一条大鱼受到了惊吓,像奔跑的狐狸一样,迅速地在水中逃窜。 夜深了,人和世间万物都互不干扰,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我,独自与自己的影子相互嬉戏、作伴。 暗处的潮水在小洲边涌动,那声音好似在凭吊着寒秋里的蚯蚓。西沉的月亮挂在柳树枝头,就像在看那悬在蛛网上的蜘蛛。 我的这一生匆匆忙忙,总是被各种忧患所困扰,像这样清幽美妙的景致,即便出现在眼前,也只能停留片刻。 雄鸡开始打鸣,寺庙的钟声也随之响起,原本栖息的百鸟纷纷飞散。船头有人击起了鼓,相互呼喊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