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渊师归径山

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余山色。 师住此山三十年,妙语应须得山骨。 溪城六月水云蒸,飞蚊猛捷如花鹰。 羡师方丈冰雪冷,兰膏不动长明灯。 山中故人知我至,争来问讯今何似。 为言百事不如人,两眼犹能书细字。

译文:

我过去曾经是径山的访客,到现在我的诗里还留存着径山的山色韵味。 您在这座山里住了三十年,精妙的话语想必已经领悟到了山的精髓。 山外溪边的小城六月间水汽和暑气蒸腾,那飞舞的蚊虫又凶又敏捷,就像花鹰一样。 真羡慕您在方丈室里,清凉得如同有冰雪一般,长明灯里的灯油平静不动。 山里的老朋友们知道我来了,都争着来询问我如今的状况。 我告诉他们,说我做什么事都比不上别人,不过两只眼睛还能写细小的字呢。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