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苏轼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首 其一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首 其一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苏轼 昨夜雨鸣渠,晓来风袭月。 萧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 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 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 此间真避世,青蒻低白发。 相逢欲相问,已逐惊鸥没。 译文: 昨天夜里,雨水在沟渠里哗哗作响,清晨时分,风轻轻吹拂着月亮。周围一片寂静,已有了些许秋意,溪水清澈得都可以直接饮用。 环绕着城墙三十里的范围内,每一处景色都美妙绝伦。菖蒲和荷花繁茂得像大海一样,时不时能看见一叶小舟飘荡其中。 这里真是个避世的好地方,头戴青色斗笠的我,白发在斗笠下若隐若现。本想和偶遇的人打个招呼、问个好,可对方就像受惊的海鸥一样,瞬间消失不见了。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