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阅道高斋

见公奔走谓公劳,闻公隠退云公高。 公心底处有高下,梦幻去来随所遭。 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缘未尽余伊臯。 功名富贵皆逆旅,黄金知系何人袍。 超然已了一大事,挂冠而去真秋毫。 坐看猿猱落罝罔,两手未肯置所操。 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 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 我欲赢粮往问道,未应举臂辞卢敖。

译文:

人们看到您为世事奔波,就说您劳苦;听闻您隐居退世,又说您品格高尚。可您内心深处哪里有什么高低之分,一切不过像梦幻般,随着所遭遇的事情来来去去。 我不明白这“高斋”究竟是什么含义,这个名号的设立大概是因为我们这些人(的看法)。您四十岁时就已领悟了人生大道,只是世俗的缘分还未了结,就像伊尹和皋陶一样,虽有超凡境界却仍心系世间。 功名富贵都像是旅途中的驿站,那黄金装饰的官服又不知会披在何人身上。您超脱尘俗已经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挂冠而去(辞官归隐)对您来说不过如秋毫一般简单。 您坐在那里看着猿猴落入捕兽的网中,却两手仍不肯放下手中的事务(仍未完全归隐)。由此可知贤达之人和愚陋之人,差距岂止是九牛一毛。 那百尺长松不会自我觉察到自己的高大,那些踮起脚羡慕它的不过是蓬草和蒿草罢了。我想要备好粮食去您那里请教人生之道,您应该不会像卢敖拒绝别人那样拒绝我吧。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