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黁公诗后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 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 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 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 霜颅隠白毫,锁骨埋青玉。 皆云似达摩,只履还西竺。 壁间余清诗,字势颇拔俗。 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译文:

黁公过去还没圆寂的时候,常常在淮山的曲折之处往来。他寿命超过了一百二十岁,气势压过了一众高僧大德。 只可惜这浑浊丑恶的世间,容不下这样如同龙象般强大的人物来践踏。我没能赶上见到他,只能惆怅地望着他留下的踪迹,空自叹息。 如今他霜白的头颅中藏着隐隐的白毫,锁骨被掩埋在青色的玉石之下。大家都说他就像达摩祖师一样,最终只留一只鞋子,返回了西方天竺佛国。 墙壁上还留存着他清新的诗作,那字的笔势十分超凡脱俗。我吟诵着他的五言偈语诗,仿佛能洗净我这凡人的凡俗之眼。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