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其一

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 不粧艳已绝,无风香自远。 凄凉吴宫阙,红粉埋故苑。 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翠𪩘。 余妍入此花,千载尚清婉。 怪君呼不归,定为花所挽。 昨宵雷雨恶,花尽君应返。

译文:

酴醾花不与百花在春天争奇斗艳,它总是寂寞地在最晚的时候才开放。 它那花枝如同青色的蛟龙蜿蜒,花朵的骨朵好似美玉一般莹润,那层层花瓣就像羽毛做的车盖,又仿佛被珍珠装饰的车幔所笼罩。 它不用刻意梳妆打扮,艳丽之姿就已举世无双,即便没有风,那淡雅的香气也能飘到远方。 遥想当年那凄凉的吴王宫殿,往昔的红粉佳人如今都已被埋葬在旧苑之中。 直到现在,在那微微月色的夜晚,仿佛还能听到从翠绿的山峦上传来的笙箫之音。 吴王宫苑里佳人的残余妍姿融入了这酴醾花中,历经千年它依旧显得那么清逸婉约。 我奇怪你怎么还不回来,想来一定是被这酴醾花给挽留住了。 昨夜雷雨交加,情形十分恶劣,如今酴醾花应该都凋零殆尽了,你也应该回来了吧。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