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

苏陈甥舅真冰玉,正始风流起颓俗。 夫人高节称其家,凛凛寒松映修竹。 鸡鸣为善日日新,八十三年如一晨。 岂惟家室宜寿母,实与朝廷生异人。 忘躯殉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 不须拥笏强垂鱼,我视去来皆梦尔。 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 他年太史取家传,知有班昭续汉书。

译文:

苏家与陈家这甥舅两家,成员都如冰清玉洁般美好,他们继承了魏晋正始年间的高雅风流,改变了当时颓败的社会风气。 陈夫人有高尚的节操,完全配得上这样的家族,她就像那凛然的寒松,与修长的翠竹相互映衬,品格令人敬仰。 夫人每天鸡鸣即起,一心向善,不断追求自我提升,八十三年的时光就如同一个早晨般始终如一,坚持着美好的品德和行为。 这样的夫人,不仅是家庭中适宜长寿的母亲,实际上还为朝廷培养出了杰出的人才。 她的儿子能够忘却自身安危去为国奉献,三次出任官职,无论仕途顺遂还是坎坷,都不曾表现出恼怒或欣喜。 夫人并不需要儿子拿着朝笏、佩戴着象征官员身份的鱼符来显示荣耀,在她看来,人生的来来去去就如同一场梦罢了。 我吟诵这首诗来悼念夫人,实在是微不足道,那墓碑上即使写上千字的碑文,也还有很多夫人的美德没有表述出来。 将来史官撰写家族传记的时候,应该会知道,陈夫人就如同班昭续写《汉书》一样,以自己的高风亮节和贤德影响着家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