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

伛偻山前叟,迎我如迎新。 那知梦幻躯,念念非昔人。 江湖久放浪,朝市谁相亲。 却寻泉源去,桃花应避秦。

译文:

在那伛偻山下,有位弯腰驼背的老叟,迎接我的时候就好像迎接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 可他哪里知道,如今的我这如同梦幻一般的身躯,每一个念头都和从前的自己大不相同了。 我长久地在江湖间漂泊放纵,自由自在却也孤独无依,在那热闹的朝廷和都市里,又有谁能与我真心亲近呢? 我打算再去寻找那泉源的方向,说不定能像桃花源记里描述的那样,寻得一处能躲避尘世纷扰的地方,就像那桃花源中的桃花,避开了秦朝的乱世一般。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