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

拾遗被酒行歌处,野梅官柳西郊路。 闻道华阳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杜。 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 芋魁径尺谁能尽,桤木三年已足烧。 百岁风狂定何有,羡君今作峨眉叟。 纵未家生执戟郎,也应世出埋轮守。 莫欺老病未归身,玉局他年第几人。 会待子猷清兴发,还须夜雪去寻君。

译文:

当年诗圣杜甫醉酒后边走边吟诗的地方,是那西郊野梅绽放、官柳摇曳的道路。 听说在华阳的户籍记录里,至今还有城南杜甫的踪迹留存。 我也想回去探寻万里桥,想象那暮霭中水花飞溅、风拂树叶萧萧作响的景象。 那里芋头大得直径能有一尺,谁又能吃得完呢,种下的桤木过个三年就足够用来烧火了。 人生百年,纵然曾经轻狂,到最后又能留下什么呢,真羡慕你如今要去做那峨眉的老翁。 就算家中不一定能出像东方朔那样的执戟郎,但也应该会有像张纲那样敢于弹劾权贵的埋轮太守出现吧。 可别欺负我年老多病还没回去啊,以后去玉局观任职,我会是第几个人呢。 等我有了像王子猷那样的雅兴,一定会在夜雪纷飞的时候去拜访你。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