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炯炯明珠照双璧,当年三老苏程石。 里人下道避鸠杖,刺史迎门倒凫舄。 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从人觅梨栗。 健如黄犊不可恃,隙过白驹那暇惜。 醴泉寺古垂橘柚,石头山高暗松栎。 诸孙相逢万里外,一笑未解千忧集。 子方得郡古山阳,老手生风谢刀笔。 我正含毫紫微阁,病眼昏花困书檄。 莫教印绶系余年,去扫坟墓当有日。 功成头白早归来,共藉梨花作寒食。

译文:

明亮的明珠辉映着两块美玉,当年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苏家和程家还有石家的长辈,是那样受人敬重。乡里的人在路上看到他们拄着鸠杖走来,都会主动避让;当地的刺史听闻他们到来,也会急忙出门相迎,连鞋子都穿反。 那时候我和你都还是小孩子,蹦蹦跳跳地跟在大人们身后,吵着闹着要梨子和栗子吃。那时我们就像健壮的小黄牛,浑身是劲,可不要以为这样的时光能一直持续,时光就像小白马在缝隙前一闪而过,哪里还有时间去珍惜呢。 醴泉寺历史久远,周围垂挂着橘柚;石头山高耸入云,山上的松栎在暗处生长。如今苏家与程家的晚辈在万里之外相逢,虽然相视一笑,但心中无数的忧愁却难以消散。 你刚刚得到了楚州郡守的职位,在处理政务上经验丰富、得心应手,写文书就像风一样迅速。而我正在紫微阁里拿着毛笔,眼睛昏花,被繁重的文书弄得疲惫不堪。 不要让官职和印绶束缚了你余下的岁月,回去祭扫祖坟应当有个日子。等你功成名就、头发变白了,早早归来吧,我们一起在梨花下度过寒食节。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