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苏轼 次韵子由五月一日同转对 次韵子由五月一日同转对 4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苏轼 跪奉新书笏在腰,谈王正欲伴耕樵。 晋阳岂为一门事,宣政聊同五月朝。 忧患半生联出处,归休上策早招要。 后生可畏吾衰矣,刀笔从来错料尧。 译文: 我恭敬地跪捧着新的诏令,笏板别在腰间。本想着谈论王道,过着和耕种、打柴相伴的隐居生活。 晋阳城当年起兵可不是为了一家一姓的私事,如今的朝堂就如同当年宋徽宗宣和、政和年间五月初一朝会那样(暗示有类似的问题和困境)。 我们兄弟俩半生以来,一同经历忧患,同进同退。早点归隐田园,才是上策,应该早早地给自己谋划。 年轻人朝气蓬勃,确实让人敬畏啊,我已经衰老了。我从来就不应该用那些官场的文案琐事来揣度贤明的君主(“刀笔”代指官场文书事务,“尧”代指贤君)。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