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泽国梅雨余,衰年困蒸溽。 高堂磨新砖,颇觉利腰足。 松根百尺井,两绠飞浄渌。 流觞聚儿童,一笑为捧腹。 清风信可御,刚气在巌麓。 始知共此世,物外无三伏。 长歌入云去,不待弦管逐。 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涛江少酝藉,高浪翻雪屋。 俯仰拊四海,百世飞鸟速。 远追钱氏余,近吊祖侯躅。 吾生如寄耳,寸晷轻尺玉。 谁似刘将军,逸韵谢边幅。 千言一挥手,五车不再读。 春巌彩鸡舞,月峡哀猿哭。 朝先啼鴂起,暮与寒螀续。 我老废吟哦,頼君时击触。 从今事远览,发轫此幽谷。 清游得三昧,至乐谢五欲。 莫作狂道士,气压刘师服。

译文:

在这水乡之地,梅雨刚停,我这衰老之年被困于闷热潮湿的天气中。 高大的厅堂里新铺了地砖,我感觉这样对腰和脚很有益处。 松根旁有一口百尺深的井,两条井绳带着清澈的井水飞快地提上来。 孩子们围在一起玩流觞游戏,大家开心一笑,都捧腹不已。 那清爽的风真的可以让人身心舒畅,而刚劲的山气就蕴含在山岩山麓之间。 这才明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即使在酷热三伏天,只要心境不同,也能有超脱之感。 放声高歌,歌声直入云霄,都不需要弦管乐器来伴奏。 西湖就如同那美丽的西施,岸边如烟的树木就像是她眉眼上的点缀。 钱塘江少了些含蓄温婉,高高的浪头像翻涌的雪屋。 低头抬头间,仿佛能抚触四海,百年时光就像飞鸟掠过般迅速。 遥想当年钱氏的余韵,近凭吊祖侯的遗迹。 我的一生就像暂时寄存在世间罢了,每一寸时光都比一尺美玉还要珍贵。 谁能像刘将军你这样,风度潇洒不拘小节。 一挥笔就能写出千言文章,读过五车书却能融会贯通无需再读。 春天的山岩上彩色的野鸡翩翩起舞,月夜里峡谷中传来哀猿的哭声。 清晨你比杜鹃啼叫还早起身,傍晚又伴着寒蝉的鸣声继续忙碌。 我已年老,荒废了吟诗之事,全靠你时常来触动我的灵感。 从今以后我要去远方游览,就从这幽深的山谷出发。 畅快的游览能让人领悟到其中的奥妙,极致的快乐能让人摒弃各种欲望。 可别学那狂放的道士,气势压过刘师服那样过于张扬。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