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星堂雪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初行雪。 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 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 恨无翠袖点横斜,祇有微灯照明灭。 归来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铃索掣。 未嫌长夜作衣棱,却怕初阳生眼缬。 欲浮大白追余赏,幸有回飙惊落屑。 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裁一瞥。 汝南先贤有故事,醉翁诗话谁续说。 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计持寸铁。

译文:

窗前隐隐约约传来枯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原来是龙王开始施展手段,初降瑞雪了。 雪花映着天空纷纷扬扬聚集而来,乍一看仿佛有又好像没有,它们姿态万千地斜着飞舞,这景象真让人又爱又愁。 宴会上,宾客们纷纷起身起舞,就像被风吹动的竹子一样杂乱又充满活力,而我这个太守已经率先喝醉,好似经霜的松树被压折了一般。 遗憾的是没有美丽的歌女来为这雪景添彩,只有微弱的灯光在闪烁明灭。 回到家中,还庆幸着夜里的更鼓悠长,清晨我都等不及铃索拉动就早早起身。 我并不嫌弃这漫长寒夜让衣服结起了冰棱,却害怕初升的太阳让我目眩眼花。 我想举杯痛饮,继续享受这雪后的美景,幸好还有回旋的狂风,惊起了飘落的雪屑。 我久久地凝视着那被雪模糊了的桧树顶,而房瓦沟里杂乱的积雪,只是匆匆看了一眼。 汝南的先贤有赏雪的故事流传,欧阳修《醉翁诗话》里的雅事,如今又有谁能续写呢? 大家可要记住当时定下的规矩,这次“白战”赋诗,可不许使用一个与雪有关的典故字词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