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

月次于房历三星,斗牛不神箕独灵。 簸摇桑榆尽西靡,影落苏子砚与屏。 天工与我两厌事,孰居无事为此形。 与君持橐侍帷幄,同到温室观尧蓂。 自怜太史牛马走,伎等卜祝均倡伶。 欲留衣冠挂神武,便击云水归南溟。 陶泓不称管城沐,醉石可助平泉醒。 故持二物与夫子,欲使妙质留天庭。 但令滋液到枯槁,勿遣光景生晦冥。 上书挂名岂待我,独立自可当雷霆。 我时醉眠风林下,夜与渔火同青荧。 抚物怀人应独叹,作诗寄子谁当听。

译文:

月亮运行到房宿,历经了三颗星宿,斗牛星宿不显灵验,唯有箕宿灵异非常。 箕宿如在簸动,使得桑榆等树木都朝西方倾斜,它的影子落在了我的砚台和屏风之上。 老天和我都厌倦了这世间之事,是谁闲着没事造就了这样的景象。 我和你曾手持书袋在皇帝身边侍奉,一同在温室中观看象征祥瑞的尧蓂。 我自怜就像太史公笔下供人驱使的牛马,技艺如同占卜、祭祀之人,与乐舞艺人一样地位低下。 我想要挂起衣冠辞去官职,投身于云水之间回到南方的大海。 陶泓(指代砚台)配不上管城(指代毛笔)的润泽,醉石或许能帮助平泉(此处可理解为心境)清醒。 所以我拿着这砚台和屏风送给你,希望能让它们的美妙品质留在朝廷之上。 只希望能让它们带来的润泽惠及那些困顿之人,不要让美好景象变得昏暗无光。 上书留名这样的事哪里需要等我去做,你独立于世自然可以面对雷霆般的压力。 我有时醉眠在风林之下,夜晚和渔火一样散发着微弱的光。 抚摸着这些物件怀念友人,我只能独自叹息,写下这首诗寄给你,又有谁能聆听呢。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