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苏轼 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庆引满醉吟 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庆引满醉吟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苏轼 千章杞梓荫云天,樗散谁收老郑虔。 喜气到君浮白里,丰年及我挂冠前。 令严钟鼓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 太息何人知帝力,归来金帛看頳肩。 译文: 高大繁茂的杞树和梓树,它们的枝叶遮天蔽日,可像我这样如同樗树般无用又散漫的人,又有谁会收留呢,就像当年没人看重老郑虔一样。 欢快的喜气都融入到您满饮的那杯酒里,而我也盼望着能在辞官归乡之前赶上这丰收之年。 祭祀的规矩严格,钟鼓之声在三更的月色里响起,野外扎营的勇猛将士们,万座炉灶升起了袅袅炊烟。 可叹息的是,有谁能真正懂得皇帝的圣明仁德呢?等祭祀结束归来,大家看着肩头扛着的赏赐金帛,满心欢喜。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