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马歌

春云蒙蒙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 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垅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脇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 耸踊滑汰如凫鹥,纤纤束藁亦可赍。 何用繁缨与月题,却从畦东走畦西。 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卢跃檀溪。 归来挂壁从高栖,了无刍秣饥不啼。 少壮骑汝逮老黧,何曾蹶轶防颠𬯀。 锦鞯公子朝金闺,笑我一生蹋牛犁,不知自有木𫘝𫘨。

译文:

春日里,天空中云雾迷蒙,细雨纷纷扬扬,嫩绿的秧苗快要成熟了,齐刷刷地挺立在田间,仿佛一把把锋利的宝剑。 可叹我的妻子和孩子在泥泞的水田里劳作,清晨才开始分种一垄秧苗,到傍晚时分已经种完了上千畦。他们弯腰劳作,腰就像弯曲的箜篌,头不停地低垂,好似啄食的鸡,筋疲力尽,骨头酸痛,嘴里发出酸楚的呼喊声。 我有自己亲手制作的桐木秧马,它的头部和尾部高高翘起,显得很是轩昂,而腹部和两侧却较低。它的背部就像去掉角尖的瓦片一样。我把自己的两只脚当作它的四蹄来驱动它。 骑在秧马上,在水田里轻快地滑动,就像野鸭和鸥鹭在水面上一样灵动。就连纤细的稻捆也能轻松携带。哪里需要那些华丽的马饰和马额上的月形佩饰呢,我骑着它从畦的东边跑到西边。 山城快要关闭城门了,远处传来战鼓的声音,我骑着秧马就像当年刘备的的卢马飞跃檀溪一样迅速。 劳作归来,把秧马挂在高高的墙壁上,它既不需要草料喂养,也不会因为饥饿而鸣叫。 我从少壮时就骑着你,一直到现在头发都花白了,你何曾让我摔倒过,又何曾让我担心过会颠仆呢。 那些骑着披着华丽鞍鞯骏马、出入朝廷的公子们,常常嘲笑我一辈子都在踏着牛犁耕地。他们哪里知道,我自有这像快马一样的木秧马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