鬰孤台

八境见图画,鬰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译文:

我曾见过描绘八境的图画,今日来到鬰孤台,感觉就像旧地重游一般熟悉。 四周的山峦如翠绿色的波浪在涌动,奔腾的江水像玉色的彩虹在流淌。 阳光明媚,照亮了崆峒山的清晨;秋风酣畅,吹拂着章水和贡水汇流之处的大地。 画家笔下的树叶还未画出变色之态,而水中沙洲仿佛就要生长出层层叠叠的波纹,像鱼鳞一样。 山间的雾气使城中的树木变得昏暗朦胧,滩头水流冲击的声音一直传到了街市的楼阁。 烟云弥漫,渐渐侵入了山岭间的道路,这里的草木大半带有南方炎热之地的特色。 我的故乡远在千万重山峰之外,我在这高台上停留了十日之久。 以后如果还有机会在此留宿几晚,我打算就把归来的小船系在这里。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