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外亭

楚山澹无姿,赣水清可厉。 散策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 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薙。 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 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译文:

楚地的山峦颜色浅淡,似乎没什么独特的风姿;赣江的水清澈见底,甚至可以蹚水而过。 我拄着拐杖漫步在尘世之外,挥手与这纷扰的世俗告别。 山势高峻,真怜惜人的体力,每走十步就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我回身站立在飘浮的云端,俯瞰着脚下众多城镇的美丽景象。 那隐居之人静坐的地方,原本盘踞的龙虎般的险恶都被清除了。 马驹(此处应指相关典故中的对象)为何如此迟疑不决,难道是中了山鬼的诡计? 夜晚的矮墙并非是来帮助我的,它那错误的敬重不过是想让我离开。 我开玩笑地留下这一番话,希望千年之后能让人们奋起行动。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