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 南楼未必齐日观,鬰仪自欲朝朱明。 东坡之师抱朴老,真契久已交前生。 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谁耕。 道华亦尝啖一枣,契虚正欲仇三彭。 铁桥石柱连空横,杖藜欲趁飞猱轻。 云溪夜逢瘖虎伏,斗坛昼出铜龙狞。 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 近者戏作凌云赋,笔势仿佛离骚经。 负书从我盍归去,群仙正草新宫铭。 汝应奴隶蔡少霞,我亦季孟山玄卿。 还须略报老同叔,赢粮万里寻初平。

译文:

在这人间竟然有着像白玉京一样美妙的地方,在罗浮山,雄鸡一鸣就能看到日出。 罗浮山的南楼或许比不上泰山的日观峰,但那传说中掌管太阳的鬰仪仙子,自然是要去朝拜日神朱明。 我东坡的老师是抱朴子葛洪,我们之间真挚的默契早在前生就已结下。 我在朝廷的高位上长久地漂泊流落,如今这心田、身躯又有谁来用心耕耘呢。 道华仙人曾吃过一枚仙枣而得道,契虚和尚一心想要去除三尸之害。 铁桥和石柱凌空横跨,我拄着藜杖,想要像敏捷的猿猴一样轻快地前行。 在云溪边的夜里,我遇到了安静伏地的哑虎;在斗坛白天,又看到了模样狰狞的铜龙。 我的小儿子年少便有奇特的志向,半夜起来打坐修炼存想黄庭之法。 最近他还试着创作了《凌云赋》,笔势好像《离骚》一般。 你背着书跟我一起回去吧,此时群仙正在撰写新的宫铭。 你应该把蔡少霞当作晚辈,我也可与山玄卿相比肩。 还得稍微告知一下老同叔,让他准备好粮食,不远万里去寻找黄初平那样的仙境。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