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行菜圃

梦回闻雨声,喜我菜甲长。 平明江路湿,并岸飞两桨。 天公真富有,乳膏泻黄壤。 霜根一蕃滋,风叶渐俯仰。 未任筐筥载,已作杯盘想。 艰难生理窄,一味敢专飨。 小摘饭山僧,清安寄真赏。 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 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 谁能视火候,小灶当自养。

译文:

一觉醒来听到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我满心欢喜,想必菜苗一定趁着这雨茁壮成长呢。 天刚亮,江边的道路还湿漉漉的,我急忙划着小船,双桨在岸边翻飞,赶紧去我的菜圃看看。 老天可真是慷慨富有啊,就像把滋养万物的乳膏倾倒在了黄色的土壤上。 菜根在这滋润下不断繁衍生长,菜叶在风中也渐渐摇曳起伏。 虽然这些蔬菜还没到能够用筐篓装满的程度,但我已经开始想象着把它们做成美味菜肴端上餐桌的样子了。 生活艰难,谋生的途径本就狭窄,我哪敢独自享用这美味。 我先摘了一些送去给山中的僧人,让他们也尝尝,在这份清淡安闲中寄托我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这芥蓝吃起来就像鲜嫩的菌菇,又脆又美,咀嚼时在牙颊间发出悦耳的声响。 那白菘如同羊羔和小猪一般美味,刚破土而出的样子就像兽类的脚掌。 要是能有人掌握好火候来烹饪它们,我真想守着小灶自己好好滋养身体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