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道歌

北方正气名袪邪,东郊西应归中华。 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 黄河流驾紫河车,水精池产红莲花。 赤龙腾霄惊盘蛇,姹女含笑婴儿呀。 十二楼瞰灵泉䨟,华池玉液阴交加。 子驰午前无停差,三田聚宝真生涯。 龟精凤髓填谽谺,天地骇有鬼神嗟。 一丹休别内外砂,长修久饵须升遐。 肠中澄结无余柤,俗骨变换颜如葩。 哀哉世人争齿牙,指伪为真正为哇。 轻肥甘美形骄奢,谲诡诈妄言矜夸。 游鱼在网兔在罝,一气顿尽犹呕哑。 余生所托诚栖槎,九原枯髀如乱麻。 胡不断众如镆铘,空与利名交撑拏。 胡不腾踏如文䯄,可惜贪爱相漫洿。 真心道意非不嘉,餐金闲暇非虚哗。 何须横议相疵瘕,众口并发鸣群鸦。 安知聚散同鱼虾,自缠如茧居如蜗。 日怀嗔喜甘笼笯,其去死地犹猎豭。 吾恨尔见有所遮,海波或至惊井蛙。 乌轮即晚蟾影斜,吾时俱睹超云霞。

译文:

这首《辨道歌》包含了大量道家炼丹、养生等方面的术语和意象,翻译起来有一定难度,以下是较为通俗的现代汉语译文: 北方的正气名为祛邪,它在东方与西方相应,最终回归中华大地的正途。 在修炼的世界里,离代表南方,是修炼的室所;坎代表北方,是安身的家宅。首先要让精气凝聚如白雪,进而生出如同黄芽般的灵物。 体内的精气运转就像黄河之水推动着紫河车(道家术语,象征体内的能量运输),在那如同水精池般的地方产出红莲花一样的奇妙之物。 赤色的龙腾空而起,惊扰了盘伏的蛇,如同修炼中阴阳的变化与碰撞。少女般的精气含笑,婴儿般的元气欢叫。 十二层的高楼俯瞰着灵泉蒸腾,口中的津液如同华池玉液,阴阳相互交融。 精气在体内从子时运行到午时,一刻也不停歇。上、中、下三田汇聚精气珍宝,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用如同龟精凤髓般的精华去填补体内的空虚之处,这种神奇的变化让天地都为之震惊,鬼神都为之嗟叹。 一颗丹药无需区分内砂和外砂,长期修炼、长久服用就必定能够超凡升仙。 肠道中变得澄澈,没有了多余的杂质,世俗的凡骨得到变换,容颜如同鲜花般娇艳。 可悲啊,世上的人们只知道在口舌上争论不休,把虚假的东西当作真实,把真实的道理当作谬论。 他们追求轻裘肥马、美味佳肴,表现出骄奢的样子,用诡诈虚妄的言辞自我矜夸。 这些人就像网中的游鱼、陷阱里的兔子,一旦体内的元气耗尽,还在那里咿咿呀呀地不知所以。 我这一生所寄托的,就像栖息在木筏上,年老体衰,如同九原之地干枯的骨头杂乱无章。 为何不用像镆铘宝剑那样的果断去斩断各种纷扰,却白白地与名利相互纠缠争斗呢? 为何不腾跃奋进,像那良马文䯄一样,可惜被贪爱之心所玷污。 真心追求道的心意并非不好,服食金丹的闲暇时光并非虚言。 何必发表那些横蛮的议论来指责批评,众人七嘴八舌就像一群聒噪的乌鸦。 怎么知道人生的聚散就如同鱼虾一样无常,自己把自己缠绕得像茧中的蚕,居住得像蜗牛一样狭小。 每天心怀嗔怒与欢喜,甘愿被牢笼束缚,这样的人距离死亡之地就像那被追捕的公猪一样近。 我遗憾你们的见识被遮蔽,就像大海的波涛会让井蛙感到震惊一样。 太阳西沉,月亮的影子倾斜,那时我将目睹一切,超越云霞,升上仙境。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