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岁暮作和张常侍

我生有天禄,玄膺流玉泉。 何事陶彭泽,乏酒每形言。 仙人与道士,自养岂在繁。 但使荆棘除,不忧梨枣愆。 我年六十一,颓景薄西山。 岁暮似有得,稍觉散亡还。 有如千丈松,常苦弱蔓缠。 养我岁寒枝,会有解脱年。 米尽初不知,但怪饥鼠迁。 二子真我客,不醉亦陶然。

译文:

我生来就有上天赐予的福分,口中津液如玉泉般流淌。可为什么像陶彭泽(陶渊明)那样的人,总是缺少美酒,还常常把这缺酒的事儿挂在嘴边呢? 仙人与道士们,他们调养自身哪里在于繁杂的方式。只要把心中的荆棘除掉,就不必担忧种梨种枣会出现差错(意思是只要内心纯净,生活中的小问题都不足为惧)。 我如今已经六十一岁了,就像那夕阳迫近西山。到了年末好像有所收获,渐渐感觉散失的精神又回来了。 我就如同千丈高的松树,常常苦恼于被柔弱的藤蔓缠绕。我精心养护自己那能抵御岁寒的枝干,总会有摆脱束缚的那一天。 家里米吃完了我一开始都没察觉,只是奇怪饥饿的老鼠都搬走了。我的两个儿子真是我的好伙伴,即便不喝酒也能自得其乐。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