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怨诗示庞邓

当欢有余乐,在戚亦颓然。 渊明得此理,安处故有年。 嗟我与先生,所赋良奇偏。 人间少宜适,惟有归耘田。 我昔堕轩冕,毫厘真市廛。 困来卧重裀,忧愧自不眠。 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 风雨睡不知,黄叶满枕前。 宁当出怨句,惨惨如孤烟。 但恨不早悟,犹推渊明贤。

译文:

当欢乐来临时,总会有额外的快乐;当悲伤降临时,也会精神萎靡。陶渊明悟得了这个道理,所以能够安心地度过多年时光。 可叹我和陶先生,命运实在是奇特又偏颇。在这世间,很少有让我感到舒适惬意的事,唯有回归田园去耕种。 我从前沉迷于官场,那细微的得失就像在集市上做买卖一样。被官场琐事困扰时,即便躺在厚厚的褥垫上,也会因忧愁和愧疚而难以入眠。 如今我住在破旧的茅屋中,有时候一个晚上甚至要搬好几次地方(可能是因为茅屋破败,漏风漏雨)。在风雨声中我睡得很沉,醒来时只见黄叶落满了枕头。 我哪会像怨妇一样说出哀怨的句子,凄惨得如同孤独的烟雾。只恨自己没有早点醒悟,还总是推崇陶渊明的贤德。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