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 其二

茅茨破不补,嗟子乃尔贫。 菜肥人愈瘦,灶闲井常勤。 我欲致薄少,解衣劝坐人。 临池作虚堂,雨急瓦声新。 客来有美载,果熟多幽欣。 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 借我三亩地,结茅为子邻。 鴂舌倘可学,化为黎母民。

译文:

那简陋的茅草屋破败了也没钱修补,哎,你竟如此贫穷。园子里的蔬菜长得肥硕,可你人却愈发消瘦,炉灶常常闲置,而井边却总有人频繁打水。 我想给你一些微薄的帮助,便脱下衣服劝你收下。在池塘边建起一座敞亮的堂屋,雨下得很急,新瓦在雨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有客人带着美好的礼物前来,园子里果子成熟,让人内心满是清幽的欣喜。那红色的荔枝像破开了美玉般的外皮,黄色的柑橘溢出芬芳的汁水。 借给我三亩地吧,我要盖间茅屋与你做邻居。要是那难懂的方言我能够学会,我就化作这黎母山下的百姓。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