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壮舆长官是是堂

闲燕言仁义,是非安可无。 非非义之属,是是仁之徒。 非非近乎讪,是是近乎谀。 当为感麟翁,善恶分锱铢。 抑为阮嗣宗,臧否两含糊。 刘君有家学,三世道益孤。 陈古以刺今,䌷史行天诛。 皎皎大明镜,百陋逢一姝。 鹗立时四顾,何由扰群狐。 作堂名是是,自说行坦途。 孜孜称善人,不善自远徂。 愿君置座右,此语禹所谟。

译文:

平日里闲暇时谈论仁义,是非对错怎么能没有评判呢?否定那些错误的行为,这属于义的范畴;肯定那些正确的行为,这是仁的表现。但一味地否定,就接近诋毁别人了;一味地肯定,又近乎阿谀奉承。 我们是要像感慨麒麟出现而著《春秋》的孔子那样,对善恶都明察秋毫、精准区分呢,还是要像阮籍那样,对好坏都含糊其辞呢? 刘君有着良好的家学传承,三代人坚守正道,却显得越发孤独。他常常引述古代的事例来针砭当今的时弊,像梳理史书一样秉持公正,为世间的不平进行“天诛”式的批判。他就如同那明亮皎洁的大镜子,在众多丑陋之中能发现一个美好的人。又好似站立时环顾四周的鹗鸟,那些狐群怎么敢来扰乱他。 他建造了一座名为“是是”的堂,说这样能让自己行走在平坦的道路上。他孜孜不倦地称赞善良的人,这样不善的人自然就会远离。希望刘君能把这些话放在座位右边时刻提醒自己,因为这些话就如同大禹所留下的谋略一样有价值。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