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枕

高情闲处任君弹,幽梦来时与子眠。 彭泽漫知琴上趣,邯郸深得枕中仙。 试寻玉轸抛何处,闲唤香云在那边。 平素不须烦按抑,秦娥自解语如弦。

译文:

你有着高雅的情致,在闲适的时候,任由你弹奏出美妙的乐曲;当清幽的梦境袭来,我便与你相伴入眠。 就像陶渊明只大概知晓琴中的意趣(陶渊明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卢生在邯郸旅舍中通过枕头领悟了神仙之道(唐代沈既济《枕中记》,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吕翁给他一枕,他入梦享尽荣华富贵,醒来店主煮的黄粱饭还未熟)。 我试着去寻找那琴上的玉轸,却不知把它丢在了何处;悠闲地呼唤那如香云般的人儿,也不知她在哪个地方。 平日里不需要去刻意按抑琴音,就如同秦娥自然懂得用如琴弦般美妙的声音来表达情意。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