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旦

梦破山骨冷,扶桑未放晓。 披衣坐虚堂,缺月犹皎皎。 扬泉漱寒冽,激齿冰雪绕。 百体喜坚壮,万象觉清悄。 簪履事朝谒,神魂飞窅渺。 龛灯蚌珠剖,炉穗玉绳袅。 浮念恍已消,真庭谅非杳。 须臾霁霞起,赫奕射林表。 高树引凉蝉,深枝啅栖鸟。 二虫彼何为,逐动自纷扰。 悠悠天宇内,岂复论大小。 覆盎舞醯鸡,浓昏恣飞绕。 定知达观士,方寸常了了。 世无陶靖节,此乐知者少。

译文:

一觉醒来,感觉山间寒意透骨,太阳还未从东方的扶桑之处升起,天还没亮。 我披上衣服,坐在空荡荡的堂屋中,那残缺的月亮依旧明亮皎洁。 我舀起泉水,泉水寒冷刺骨,含在口中漱口,感觉牙齿周围像是环绕着冰雪。 全身都因这清冷之水而感到强健有力,世间万物也都显得清幽寂静。 一会儿就要穿戴整齐去上朝拜见君主了,可我的神魂却已飘向那遥远幽渺之处。 佛龛里的灯像蚌珠被剖开般明亮,香炉中升起的烟像玉绳般袅袅飘动。 那些浮躁的念头仿佛已经消散,我觉得那真正的清净之境并非遥不可及。 不一会儿,雨后初晴的云霞开始出现,灿烂的阳光照射在树林的顶端。 高高的树上有凉蝉在鸣叫,幽深的树枝间栖息的鸟儿叽叽喳喳。 这蝉和鸟在做什么呢?它们追逐着外界的动静,自寻纷扰。 在这悠悠的天地宇宙之内,又哪里还需要去计较事物的大小呢? 就像醋瓮里飞舞的蠓虫,在那浓重昏暗的醋瓮中肆意飞舞环绕。 我深知那些豁达乐观、洞察世事的人,内心常常是清醒明白的。 可这世上没有像陶渊明那样的人,懂得这份闲适之乐的人真是太少了。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