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侯新斋植松竹聊为杂言

尝闻君子居,一日顾必葺。 李侯作新斋,制度皆自给。 轩楹如肺腑,豁达可出入。 取竹渭水湄,移松陇山隰。 岁寒远相依,劲节久孤立。 栽培岂无法,根著至今湿。 清风在目前,独我得多挹。 归壤共无涯,往日不可及。 惟忧属后人,长伴边声急。

译文:

我曾经听说君子居住的地方,一天都要用心去修缮整理。李侯建造了一座新的书斋,所有的规制材料都是自己筹备供给。 那书斋的廊柱就如同人的肺腑一样,宽敞通达,人可以自由地进出。他从渭水岸边选取竹子,从陇山的低湿之地移栽松树。这些竹子和松树在寒冷的岁月里相互依靠,它们有着刚劲的气节,长久地独自挺立。 他栽培这些松竹难道没有方法吗?看那松竹的根部土壤至今还是湿润的。眼前清风徐来,只有我能尽情地享受这清爽。 世间万物最终都要回归土壤,时光一去就再也无法追回。我只担忧日后这松竹归了后人,只能长久地陪伴着那边境传来的急切战事之声。
关于作者
宋代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