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节孝先生事实于先生诗编之后

古人往矣名空存,尔来冠带谁其伦。 语言渊骞行盗跖,俯仰不愧何缤缤。 先生道义完且洁,去彼取此非今人。 事亲岂但彩衣戏,刻木省定长悲辛。 抛官却扫醉经史,胸中无复留纤尘。 履穿袍敝突不墨,辞币与粟甘清贫。 自从秀发到白首,造次于是非一晨。 当知有昊悯浇散,先生故出拔斯民。 嗟余禀赋虽不敏,管窥偶幸知所因。 讲闻先生亦已久,云为辄以书诸绅。 朅来广陵两阅岁,所得比旧尤加亲。 此编雅什盈数百,覃思成诵惊余神。 恍如听乐周太庙,黄钟大吕皦且纯。 又如典瑞出圭璧,璀璨溢目非玞珉。 伟哉固足信万一,仿佛想见容彬彬。 吾皇图治急遗逸,空谷相望推蒲轮。 先生高卧焉得遂,细札匪日颁严𬮱。 重惭缰锁脱无计,洒扫犹阻致此身。 愿言师法不少懈,异日有立逃湮沦。

译文:

古代的贤人们都已经逝去,只留下了他们的美名。从那以后,那些士大夫之中谁能与他们相提并论呢?如今有些人言语上像是颜回、闵子骞那样贤德,行为却如同盗跖一般恶劣,还能毫无愧色地四处活动,这样的人真是多得很啊。 先生您坚守道义,品德完美且高洁,摒弃了不良的作风,选择了正道,这可不是现在一般人的做法。您侍奉双亲,哪里只是像老莱子那样穿着彩衣逗父母开心呢,您雕刻父母的木像定时去请安,长久以来心中满是对父母的悲思与怀念。 您毅然抛弃官职,闭门谢客,沉醉于经史典籍之中,胸中没有丝毫的杂念和世俗的尘埃。鞋子磨破了,袍子破旧不堪,生活清苦,连厨房的烟囱都很少被熏黑,您拒绝别人送来的钱财和粮食,甘愿过着清贫的生活。 从年轻时一直到头发花白,您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守着正道,不是仅仅某一天才这样做。应当知道上天怜悯这世风浇薄、人心离散的局面,所以让先生您出现来拯救百姓。 唉,我虽然天资愚钝,但有幸能从细微之处了解到您这样做的原因。我听闻先生您的事迹已经很久了,您的言行常常被我记录下来,时刻提醒自己。 我来到广陵已经两年了,对您的了解比以往更加深刻和亲近。您这本诗集中的佳作有数百篇,我深入思考并诵读这些诗篇,它们让我惊叹不已。 读您的诗,恍惚间就像在周朝的太庙里聆听庄重的音乐,那声音如同黄钟大吕般清晰、纯粹。又好像掌管瑞玉的官员拿出圭璧一样,光彩夺目,绝非普通的石头可比。 先生您的伟大固然只能从这些诗中略窥万一,但我仿佛能想象出您那温文尔雅的仪态。当今皇上致力于治理国家,急切地寻访那些隐居的贤才,如同在空谷中盼望贤才乘坐着蒲轮车前来。 先生您想要高卧隐居又怎么能如愿呢,不久之后皇上的诏书肯定会送到您的家门。我深感惭愧,自己被世俗的枷锁束缚,无法摆脱,连去您那里洒扫庭院、亲身侍奉您都做不到。 我愿意以您为榜样,毫不懈怠地向您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所建树,不被历史的尘埃所埋没。
关于作者
宋代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