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三首 其一

久雨秋深对晚晴,近山昏黑远山明。 滩头艇子排行系,水底鱼儿作队行。 衰柳带风犹喜舞,残蝉送日尚能鸣。 角冠藜杖何为者,独向溪边忘姓名。

译文:

长时间的秋雨过后,到了深秋时节,傍晚时分天气终于放晴了。近处的山峦笼罩在昏黑的暮色之中,而远处的山峦却在余晖下显得格外明亮。 河滩边上,一艘艘小艇整齐地排列着,用绳索系在一起。清澈的水底,一群群鱼儿正结伴游来游去。 衰败的柳树在秋风中摇曳,仿佛还欢喜地舞动着枝条;即将消逝的秋蝉,在送别夕阳的时候,依旧能发出阵阵鸣叫声。 有一位头戴角冠、手持藜杖的人,他究竟是谁呢?只见他独自伫立在溪边,似乎已经忘却了自己的姓名,沉浸在这秋晚的景色里。
关于作者
宋代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