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宿临安浄土寺

四方清浄居,多被僧所占。 既无世俗营,百事得丰赡。 家居每纷薄,奉养出寒欠。 昔年旅东都,局促吁已厌。 城西近精庐,长老时一觇。 每来获所求,食饱山茶酽。 尘埃就汤沐,垢腻脱巾韂。 不知禅味深,但取饥肠餍。 京城苦烦溷,物景费治染。 吴都况清华,观刹吐光艳。 石矼度空阔,泉溜泻深堑。 经过未足多,终老应长歉。

译文:

在这四方清净之地,大多都被僧人们占据了。 他们没有世俗的营生之事,所以各种生活所需都十分充足。 相比之下,居家过日子往往琐事繁多、生活单薄,供给家用时常显得寒酸不足。 当年我旅居东都时,生活局促压抑,真让人厌烦。 那时城西靠近一座精致的佛寺,我时常去拜见那里的长老。 每次去都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吃饱肚子,还能喝到酽酽的山茶。 在那里我能沐浴去除身上的尘埃,解开头巾洗去污垢油腻。 那时我不懂禅味的深奥,只是为了让饥饿的肚子得到满足。 京城到处是繁杂污浊,那里的景物也需要花费心思去装点。 而吴地风光清新华美,寺庙光彩照人。 石桥横跨在空旷之处,泉水如溜一般泻入深深的沟壑。 只是路过这里停留的时间太少,要是不能在此终老,那应该会抱憾终身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