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吴中田妇叹

久雨得晴唯恐迟,既晴求雨来何时。 今年舟楫委平地,去年蓑笠为裳衣。 不知天公谁怨怒,弃置下土尘与泥。 丈夫强健四方走,妇女龌龊将安归。 塌然四壁倚机杼,收拾遗粒吹糠粞。 东邻十日营一炊,西邻谁使救汝饥。 海边唯有盐不旱,卖盐连坐收婴儿。 传闻四方同此苦,不关东海诛孝妇。

译文:

长时间下雨后,大家都盼着天晴,一刻都等不得;可天晴了之后,又开始发愁什么时候能再来点雨。 今年雨水太多,船都搁在了平地上;去年却干旱得很,蓑衣斗笠整天都穿在身上劳作(暗示要不停劳作应对干旱)。 真不知道老天爷是跟谁生了这么大的气,把这人间弄得全是泥尘,百姓苦不堪言。 男人们身强力壮还能到四方去谋生路,可女人们见识短浅又能往哪里去呢。 家里穷得四壁空空,女人们只能靠着织布机唉声叹气,还得收拾地里遗落的谷粒,把糠皮和碎米分开。 东边邻居十天才能勉强做上一顿饭,西边邻居自顾不暇,又有谁能来救你们的饥饿呢。 海边只有晒盐不受干旱影响,可官府卖盐实行连坐法,连婴儿也会受到牵连。 听说四面八方的百姓都遭受着这样的苦难,这可并不是像东海郡那样因为冤杀了孝妇才导致的灾祸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