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宗弼

大野将冻河水微,慨然临流送将归。 登舟上帆手一挥,脱弃朋友如敝衣。 我来三见芳草腓,来时同寮今已非。 念昔相从未尝违,西湖幽远人事稀。 青莲紫芡倾珠玑,白鱼掉尾黄鼈肥。 客醉将起命阖扉,方桥月出风露霏。 星河下照摇清辉,喧呼笑语相嘲讥。 岁月一逝空长欷,交游去尽将谁依。 君家汉代平与韦,蔼然令德传余徽。 鸣鸠著地鸿高飞,安得久此同絷鞿。

译文:

在那广袤的原野即将被寒冷冰封,河中的水也变得微弱细流。我满怀感慨地站在河边,为即将离去的你送行。 你登上小船扬起风帆,只是随意地挥手作别,就像丢弃一件破旧的衣裳般洒脱地离开了朋友们。 我来到这里已经三次目睹芳草由绿变黄,时光流转,当初一同共事的人如今已所剩无几。 回忆往昔,我们相处时从未有过隔阂,一起在西湖那清幽宁静、人迹罕至的地方游玩。 湖中青莲绽放,紫芡圆润,就像倾洒出的珍珠美玉;白鱼在水中欢快地摆尾,黄鳖也长得肥硕。 宾客们酒足饭饱即将起身时,我们便让人关上房门。此时方桥之上明月升起,风带着露水飘散。 星河倒映在水中,闪烁着清冷的光辉,我们喧闹着、欢笑着,相互打趣。 可岁月匆匆逝去,如今只剩我独自长叹。曾经的朋友都已离去,我还能依靠谁呢? 你家就如同汉代的平氏和韦氏家族一样,有着和善美好的品德并流传着高尚的风范。 就像鸣鸠只能在地上徘徊,而鸿鹄却能高高飞翔,你又怎会长久地留在这里受拘束呢。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