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归汶上

客从南方来,信宿北方去。 手棹木兰舟,不顾长江雨。 江昏气阴黑,雨落无朝暮。 肃肃赴波涛,蒙蒙暗洲渚。 微凉入窗阖,斜吹湿蕉苎。 漂洒正纷纭,谈笑方容与。 不知江路长,但觉青山鹜。 客去浩难追,落日平西浦。 东游本无事,爱此山河古。 周旋樽俎欢,邂逅英豪聚。 兹游有遗趣,此乐恐宜屡。 贱仕迫程期,迁延防谴怒。 秋风日已至,轻舸行当具。 阴森古城曲,苍莽交流处。 悬知别时念,将行重回顾。 非缘一寸禄,应作三年住。

译文:

有客人从南方而来,在这里住了两晚就要往北方离去。 他手持木兰木做的船桨,丝毫不顾长江上正下着的雨,毅然驾舟前行。 江面昏暗,天气阴沉发黑,雨不分早晚地下个不停。 船儿在波涛中急速地行驶,沙洲在蒙蒙雨雾中变得模糊不清。 微微的凉意透进窗户,斜风把蕉叶和苎麻都打湿了。 雨丝纷纷扬扬地飘落,客人们却依旧谈笑自若、从容不迫。 他们似乎不知道这江水路途漫长,只感觉两岸的青山像在快速奔走。 客人离去后,他们的身影在浩渺江面上难以追寻,此时落日正慢慢沉入西边的水滨。 此次东游原本也没什么要紧事,只是喜爱这一带古老的山河。 大家围坐在酒桌旁尽情欢乐,偶然间还能与英雄豪杰相聚一堂。 这次游览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回忆,这样的快乐或许应该常常拥有。 可我这卑微的官职被行程所束缚,若再拖延,恐怕会招致上司的谴责和恼怒。 秋风已经渐渐来临,轻便的小船也应该准备好了。 那座古老的城池一角显得阴森,水流交汇的地方一片苍茫。 我能料到分别之时的种种思念,在即将离开的时候,定会一次次回头张望。 若不是为了那微薄的俸禄,我真愿意在这里住上三年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