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颜复赴阙

箪瓢未改安贫性,凫绎犹传直道余。 不见失官愁戚戚,但闻高卧起徐徐。 居中旧厌军容讲,补外仍遭城旦书。 此去将身置何许,秋风未免忆鲈鱼。

译文:

颜复你一直保持着安于贫困的品性,即便生活清苦,像颜回一样只有箪食瓢饮,也丝毫未曾改变。在凫山和绎山一带,还流传着你秉持正直之道的佳话。 我从未见你因失去官职而满脸忧愁、悲戚哀伤,只听闻你平日闲适自在,高卧家中,悠然自得地慢慢起身。 你曾在朝中任职,早就厌倦了那些关于军容礼仪之类的讲解;后来外放到地方任职,却又遭遇了如“城旦书”一般的无端惩罚(城旦书是古代一种刑罚文书,这里指遭遇不公平的处罚)。 如今你要前往京城,真不知道这一去会把自己置身于怎样的境地。在这秋风渐起的时候,说不定你难免会像张翰一样,思念起家乡的鲈鱼美味,萌生出归隐之意呢。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