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二首 其二

朱轮华盖事远游,廐无良马乘疲牛。 青丝玉勒金络头,任重道远旁人忧。 奔驰往来历山丘,腾坑投淖摧辕辀。 已压复起行未休,青刍黄粱为君羞。 长路漫漫经九州,场有白驹胡不收。 饥食玉山饮河流,朝秣幽冀莫炎陬。 奔云掣电不少留,仆夫顾之心怀愁。 王良不生谁与谋,哀哉骏骨千金酬。

译文:

那些乘坐着华丽的车子、拥有显赫排场的人去远方游历,可马厩里却没有一匹好马,只能骑着瘦弱疲惫的老牛出行。 那装饰着青丝缰绳、美玉马勒和金质络头的,本应是良驹,如今却让这疲牛负载着如此重任,走那么远的路,旁人见了都忍不住为它担忧。 这疲牛拉着车在山丘间来回奔走,时而要跳过坑洼,时而陷入泥沼,车辕都被损坏了。 它一次次被压得几乎倒下,却又挣扎着重新起身继续前行,看着它这般模样,用青青的草料和黄粱这些好饲料来喂养它,都让人觉得羞愧。 漫长的道路延伸过九州大地,其实牧场里有着毛色洁白的骏马,为什么不把它们招揽来使用呢? 这些骏马本可以在玉山啃食仙草,畅饮河流里的水,早晨还在幽州、冀州一带吃草,傍晚就能到达炎热的南方。 它们奔跑起来如奔云掣电般迅速,一刻也不愿停留,赶车的仆人看着这样的骏马,心中难免发愁,不知如何驾驭。 可惜啊,像王良那样善于相马、驭马的人已经不在世上了,谁还能与我一起谋划如何用好这些骏马呢?可悲的是,即便有千里马的骨,也只能用千金去酬赏,却难以真正让它们发挥出应有的才能。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