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见寄

衮衮河渭浊,皎皎江汉清。 源流既自异,美恶终未明。 嗟我顽钝质,乃与公并生。 出处每自托,讴吟辄尝赓。 譬如病足马,共此千里程。 胜负坐已决,岂待终一枰。 忆公年少时,濯濯吐新萌。 坚姿映松柏,直节凌榛荆。 学成志益厉,秋霜落春荣。 澹然养浩气,脱屣遗齐卿。 百炼竟不变,三年终未鸣。 区区两郡守,籍籍四海声。 年来效溯默,世事慵讥评。 不见室家好,恍如揖重城。 别离长尘垢,岁月何峥嵘。 彭门偶会合,白发互相惊。 受教恐不足,吐论那复争。 疾雷发聋聩,清月照昏盲。 笃爱未忍弃,浪云旧齐名。 更请同郭许,题品要当精。

译文:

黄河和渭水滚滚流淌,河水浑浊不堪;长江和汉水则清澈明亮。它们的源头本就不同,水质的好坏却难以立刻分辨清楚。 唉,我资质愚笨迟钝,却与兄长你一同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出处行止常常相互依托,你吟诗我就常常唱和。就好像一匹瘸了腿的马,和骏马一起踏上千里征程。胜负其实早已注定,哪里还需要等到棋局结束呢。 回忆兄长你年少的时候,就像刚发芽的树苗,充满生机活力。你那坚定的姿态可与松柏相映衬,刚直的气节能凌驾于榛荆之上。学业有成后,志向更加坚定,如同秋霜降临,褪去了春日的浮华。你淡然地涵养着浩然之气,视高官厚禄如敝屣,就像当年陈仲子舍弃齐国卿相之位。经过百般磨炼,你始终保持本色,就像那三年不鸣的大鸟。如今你只是担任两个地方的郡守,却已经声名远扬,传遍四海。 这些年我效仿沉默寡言,懒得去讥讽评论世事。见不到家中亲人的美好模样,恍惚间就像隔着重重城墙作揖。离别让我们沾染了岁月的尘垢,时光是如此不平凡。 在彭城偶然相聚,看到彼此的白发,都不禁感到吃惊。我接受你的教诲还唯恐不够,哪里还能和你争论观点呢。你的言论就像疾雷,能唤醒耳聋之人;又似明月,能照亮昏盲的眼睛。你深深地关爱着我,不忍心抛弃我,虚说我们往日齐名。那就请像郭泰、许劭品评人物那样,对我们的优劣进行精准的评判吧。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